影响力 | 看中国海外观众反馈刊选(六)
在海外,“看中国”系列影片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我们也收到了许多留言和私信。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海外观众眼中的“看中国”吧!
《守钟人》
https://lookingchina.bnu.edu.cn/zp/2019/sh2019/88410.html
想不到《守钟人》这部短片我却反复看了三遍,只因为讲述的是小人物,一个守护城市大钟的人,在这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8年。太平凡了,又太不平凡了,守钟人给人以启迪,平凡工作照样可以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联合会理事长 郭颂
我来自上海,对上海海关大楼钟楼非常熟悉。我每天都听它美妙钟声,当东方红钟声响起,整个城市生机盎然,充满了活力。电影《守钟人》就讲城市故事,讲普通人故事,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可看性就大了,这大概就是《守钟人》成功之处吧。
——美国苏浙沪同乡会荣誉会长 应持荣
上海海关大楼那个三十八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的人无疑是个英雄。三十八年大概是一个普通人人生的一半还多,而他这大半生却永远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爬上爬下去维护那个有些像伦敦大钟一样的一架钟。如果说三十八年前那架钟还有一定的报时功能的话,那现在它也就是一个地标。这事叫我去做三十八天我都做不到。为什么?单调。也就是说叫一个人轰轰烈烈相对容易,但叫他单调却是最难的。这是《守钟人》的表层,然而它的深层却更发人深省。我觉得,这部短片颂扬的是一种守候,对事业的守候,对职责的守候,对信仰的守候。
——美国南加州华人联合总会会理事长 熊文胜
《在那一边》
https://lookingchina.bnu.edu.cn/zp/2019/gd2019/88190.html
《在那一边》所提出的其实是个哲学命题。我们这个世界永远存在“这一边”意欲了解“那一边”的追求,加以引导,它就是一座桥,而否定这种追求,便是一堵墙了。
——格莱美得主、著名作曲家 欧玛·爱克兰(Omar Akram)
集我三十年间在世界各国穿梭往来的体会,我们的桥要远远少于我们的墙。说老实话,我喜欢《在那一边》这部短片。该片从桥的角度出发,通过桥把世界连接起来,通过桥,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近了。
——柔似蜜市议员 劳朱嘉仪
世界上以桥命名的电影作品很多,但十之有九都是用人的视角去看桥的。像短片《在那一边》这样,以桥的视角去看世界乃至看人的,还是第一次遇见。的确,假如桥会说话,它会告诉你多少世事更替、时代变迁?!这还仅仅是把桥看作一个整体所引申的。倘若你再把桥的这边(端)和桥的那边(端)看作 两个不同的个体,那么,这一端永远也不了解那一端了,那边(端)亦然。而且,两边急于相互了解到意愿同等强烈。怎么办?这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我们这些桥两端的人。桥之所以为桥,就在于永远有人流动其上,否则,有桥也是死的。你看今天的世界,我们缺桥吗?或许,但真实答案是我们缺得更多的是桥上的善于走动的人。我看,《在那一边》虽为短片,但意味绵长。
——社会活动家 克里斯·夏希年(Chris Chahinian)
看中国青年计划让真实、鲜活的中国文化得以彰显,让平凡、朴实的中国故事得以传送,进而让博大的中国文化得以诠释。
——美国湖北同乡总会执行会长 赵林
希望看中国计划在今后能将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如实展现在国际舞台,让世界感受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面对世界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
——美国南加州江苏经贸文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江坤
微信公众号: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新浪微博:AIC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