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青年“看中国”:这十年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AICCC)和会林文化基金联合主办,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是一项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共邀请94个国家84位外国青年完成了779部微电影,勾勒出一幅博大丰富而又生动亲和的当代中国影像。“看中国”项目成为了外国青年导演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不仅带来了超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情感的共鸣,更为纪实内容的在地创作与海外输出提供新的可能。
今年,我们特别推出了“外国青年眼中的十年中国”线上影片展映单元,以期为中国过去十年的发展做一个历史坐标。从2012年起,每一年选择一部短片,以时间为维度回顾来自十个国家的外国青年导演在中国的十个省市自治区创作的影像作品,以期与历届外国青年导演们的影像表达再次产生共鸣。
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城市与乡村,也聚焦于城市与乡村中的人;着眼于中国的广袤大地,也着眼于广袤大地中的默默身影。外国青年用镜头记录下的中国建设发展与各行各业的鲜活故事,跨跃式表现了这十年中国大地上的百姓生活、社会生态、历史变迁,表达了不同国家、不同背景青年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切身感受与认知,形成了一幅跨越十年发展的影像志。
因此,我们将从十年前开始直至今天的这部分影像记录,命名为“这十年”。
2012
本期展映,我们跨越十年,先回到2012的北京。好奇、诚挚,怀揣着无限热情。老年人当然也可以学英语,只要想做,随时都可以出发。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也学英语》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qBIMeSNQtVnxDyfDX7hu7Q
承拍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导演:李勇明Yongmyung Yi (韩国)(波士顿大学)
制片人:李慧研
指导教师:Sam Kauffmann(美国)
影片介绍:在中国,学英语的理由有千千万,小朋友、青少年、老师等都与英语有着不解之缘。另外,有个特殊的群体也对英语有着非一般的热情。
2013
我们回到2013年,去上海的公园转一转。小小一方空地,承载了上海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观察这斑斓百态。美国青年Myles McCrary说:在美国,公园是小朋友的天堂,而在上海,我感受到公园是老年人的乐园。
《上海•宁》
(上海)
https://mp.weixin.qq.com/s/qBIMeSNQtVnxDyfDX7hu7Q
承拍单位:上海大学
导演:Myles McCrary(美国)(埃默里大学)
制片人:杨帆
指导教师:陈犀禾、陈晓达
影片介绍:公园是上海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清晨,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公园参加各种丰富的活动。我们尝试去捕捉他们在参加活动时的动作与神情,最终发现一个共性,无论他们的目的是健身、社交亦或是艺术表演,公园带给他们的是极大的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
2014
时至今日,我们仍未知她的姓名。一位朴素的天津女司机的故事,隐匿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但是她的故事确实如此丰满而生动。每每回望至此,都会觉得生机勃发。
《天津女司机》
(天津)
https://mp.weixin.qq.com/s/LO0doBBrgGQ8PJoDMBZpEQ
承拍单位:南开大学多媒体技术教育研究会
导演:Doering Sara Claudia (德国)(波士顿大学)
制片人:陈奥楠
指导教师:Geoff Poister(美国)
影片介绍:天津司机纪录片从一个女司机的眼中展现天津风貌。她聊到了自己日常生活,我们也从海河的晨曦、中心商务区的繁华、天津老城区的古典以及街头巷尾烧烤摊的生活情调了解了天津人的日常。
我们讨论这样的问题:一个女人如何感觉作为一位女司机的生活?这种体验当在西方仍称为“男人的”工作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何不同?在大城市驾驶出租车不用导航意味着什么?人们是如何将自己和工作联系起来的?
2015
落叶尽管归根,但树的坚韧精神犹在。抗美援朝的战士回家后并不寂寞,他们有守候者,以及无数的传承人。六十年沧海桑田,后继有人。
《遗存》
(辽宁)
https://mp.weixin.qq.com/s/3NiKyqn264-ETvM3y4vsxQ
承拍单位:辽宁大学
导演:Eleanor Kate Marsh(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制片人:孟莹
指导教师:Peter Allen(澳大利亚)
影片介绍:2014年3月473具遗体从朝鲜运回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通过参加过采访朝鲜战争中的老兵、以及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士兵家属们、园区的守墓人,缅怀失去的战士;经过60年,他们的遗体终于回家了,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战士们重归故乡,落叶归根。
2016
越是广袤的大地,越有扎实而感人的故事。内蒙古的库布其沙漠越来越绿,离不开“张喜旺”们付出。环境保护在中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沙漠斗士》
(内蒙古)
https://mp.weixin.qq.com/s/FDkECf7oTlT7tz0p9Mlf_w
承拍单位:鄂尔多斯市新媒体中心、中柬友谊台
导演:潘江水phan chansey (柬埔寨)
制片人:张旭 徐晓霞
指导教师:黄文华
影片介绍:《沙漠斗士》讲述的是鄂尔多斯一名普通工人张喜旺的故事。他在库布其沙漠坚持植树治沙十几年,并带动村民一起,日复一日为将沙漠变成绿洲而默默辛劳。影片同时展现沙漠的美丽浩瀚以及独特的内蒙古风情,关注当下热议的荒漠化治理主题。
2017
自2007年首趟动车组列车始发以来,已整整十年。我们熟悉手工艺人的匠人精神,但是铁路工业也离不开毫厘不差的精确。在这一年,“看中国”记录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感人故事,以此作为中国铁路发展的注脚。
《大国工匠》
(吉林)
https://mp.weixin.qq.com/s/qBIMeSNQtVnxDyfDX7hu7Q
承拍单位:吉林大学
导演:夏洛特·海莉 Charlotte Haley(英国)(英国牛津大学摄政学院)
制片人:秦伟光
指导教师:安娜凯撒·色库拉 Annakaisa Sukura(芬兰)
影片介绍:高铁,中国的崭新名片,在“中国速度”背后又有哪些令人惊叹的人和事。纪录片《大国工匠》通过展现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的感人故事,告诉世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和“中国精神”。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坚守岗位、突破创新、无私奉献的中国人,才铸就了今天的强国复兴梦!
2018
Alisa在2018年来到了重庆,拍摄了重庆大大小小的桥。这是她与看中国的第一次结缘,后来,她成为了“看中国”的密切伙伴。在2019年她以“回访”的方式再度参与到“看中国·广东行”项目中来。2020年,她也成为了“远程融媒体”组中的一员。
《贯通》
(重庆)
https://mp.weixin.qq.com/s/GGCsQFdnZJjUBxqsztoKLw
承拍单位:西南大学
导演:Alisa(俄罗斯)(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影视学院)
制片人:方慕琦
指导教师:丽娅·梅洛Cecília Mello(巴西)
影片介绍:在“桥隧之都”的重庆,桥梁连通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利,桥梁承接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交流与沟通的不断便利与更新,那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呢?
2019
2010年玉树地震,这道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裂痕,长出了新的花朵。这个坚强、乐观的小姑娘才仁永吉,到现在仍然和拍摄组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拥抱你,看见你,并且互相陪伴,是记录的意义之一。
《玉树花开》
(青海)
https://mp.weixin.qq.com/s/sD0Fy3cJBX7iK2q-csuM3w
承拍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导演:马尔·卡拉代克Maël Caradec(法国)(法国视觉高等传媒学院)
制片人:耿雪丽、周怡帆
指导教师:Dov Boris Steuer(以色列)
影片介绍:这是一个关于新玉树的故事,灾后重建的新玉树景美人更美。距离地震9年了,我们的拍摄主人公才仁永吉也9岁了。才仁永吉的生活就是玉树人民生活的缩影:在学校学习知识,在家里与家人们共享天伦之乐。
永吉慈祥的奶奶教导我们:不要哭,要坚强,要带着离开的人们的希望好好的,坚强活下去。单亲妈妈独自打拼抚养才仁永吉。在印度生活了8年的舅舅,放弃了本已经安定的生活,因为他意识到,陪伴家人们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才仁永吉的笑脸,给人们力量,无论过去多么苦,未来还有多少挑战,只要有你们在,我们就会有幸福的生活。
2020
2020年,对全球来说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然而疫情的爆发并没有使“看中国”停下脚步,反而使其展现出更大的创新力。在这承前启后的一年,2020年的“远程融媒体”组的这部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乡村大篷车》
(湖北)
https://mp.weixin.qq.com/s/thZ_FEP1SGY3X31EfVVnvQ
导演:Jorge Eduardo Tort Oviedo(墨西哥)
制片人:周宏敏
指导教师:Cardinali Francesco(意大利)
影片介绍:中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3000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土地种植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开发工程系统的优化让他们用有限的土地满足了超13亿人口居住大国的食品需求。
在上个世纪,人类的生活形式和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地区的指数增长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通过田伟和他的乡村大篷车的故事,我们将看到这种现代化如何影响农村以及中国的家庭结构。
2021
回望2021,甘肃的远山中的教育故事仍在继续。见过繁华与湍流,仍然抱朴而爱教。梁红霞夫妻的故事,是无数中国乡村教育工作者的缩影。
《爱在远山》
(甘肃)
https://mp.weixin.qq.com/s/TI3LvuClzIfYcNEjJcR2RA
承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导演:阿卜Abduraqib Juraev (塔吉克斯坦)
制片人:徐臻熙
指导教师:Jocelyn Ford(美国)
影片介绍:本片讲述了梁红霞夫妻二人用最美的青春投身乡村教育、告白故乡的故事。梁红霞自2007年返乡后,她开始在学校做起了乡村教师,一做就是14年。后来,她嫁给了同是乡村教师的丈夫苏子锋,他们把陪伴留守儿童视为对故乡最长情的告白。
2022
从2012年的北京出发,再回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刚刚结束不久,盛大的开幕式中的小号手朱德恩,令人印象深刻。在今年的“看冬奥”项目中,他的家庭与日常生活被记录下来,一家三代小号手同时吹奏的宝贵景象也被永久珍藏在镜头中。
《冬奥小号手》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w6yT7NHDQC67l7OQqZvihQ
承拍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导演:Ovie Obebe(尼日利亚)
制片人:郭欣炜
指导教师:喻溟
影片介绍:尼日利亚青年导演安东尼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讲述冬奥会开幕式小号手朱德恩的背后故事。安东尼深入祖孙三代“小号世家”,记录朱德恩小朋友精彩演出背后和睦有爱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祖孙三辈对音乐的理解和坚持,为热爱音乐的家庭提供诸多哲思。在绚丽舞台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恩恩与弟弟典典一起玩奥特曼卡片,画画,拼乐高,弹钢琴……平凡普通的生活也同样精彩鲜亮。他们在冰雪中与驰骋在赛场的奥运健儿们一起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一起向未来。
本期这个“10×10×10”的“看中国”立方体
大体勾勒了十年之路
折射了中国发展的动人风貌
下一期“外国青年看中国:扶贫之路”即将上线,敬请期待!